英皇佐治五世紀念學校 (何文田天光道)
英皇佐治五世紀念學校的前身是從前位於九龍彌敦道的九龍英童學校 (即今日的古物古蹟辦事處),該校於1935年5月15日由港督Sir William Peel 主持奠基儀式。該校採用了當時英國最新式中學的設計形式,全校有12間班房,可容納360名學生。它是十九世紀香港唯一提供中學教育予英國人的學校。日治時期,該校被用作拘留囚犯的醫院。1946年9月19日,該校重新開放。1948年,正式易名為英皇佐治五世紀念學校。
英皇佐治五世紀念學校校園之廣闊實可媲美大學。該校所有老師都擁有自己的固定教室,老師只須「長駐」課室「候教」,而學生在轉堂時便會去到該老師的教室上課,並不是老師到某課室上課。
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的教學方式之一是按學生能力來分科上課,例如:一個學生的英文程度是中二,而他的數學程度則達到中三。那麼,他可以分別上中二的英文課及中三的數學課。如此,不但能提高該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老師也不用因為少數學生程度跟不上而拖慢整體教學步伐。該校現有學生1374人,教師101人。英皇佐治五世學校行的是英國教育制度及教學模式﹐主要招收以英文為第一語言的十一歲至十八歲中學生。
天后廟 (下鄉道)
天后本姓林名默,生於北宋建隆元年 (公元960年) 二月二十三日。據云:林默出生時「地變紫,有祥光、異香,經旬不散」。
林默長大後,據說她對海事有著先知先覺的特異功能,對海上的風雲變幻有著不同凡響的感應,故經常泛舟海上救助遇難的漁民和商人。有一次,林父與四子分乘船到福州辨事,林默忽然感應到父兄的船遇到風暴,她雙眼直視前方,口中念念有詞。幾日後,父兄歸來,訴說海中遭遇風暴及被拯救的經過,方知此乃林默「元神出竅救父兄也」。自此,林默搶救遇險船民的故事便廣為人所傳頌,後來更為人奉為「天后」作為膜拜的對象。
位於土瓜灣下鄉道的天后廟於光緒十一年 (1885年) 建成,最初是由當地的客家漁民興建的,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廟內除了奉祀天后外,亦分別奉祀觀音及龍母。自1928年起,該廟交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管理。
宋王臺公園
宋末 (公元1276年),元兵南侵,攻陷首都臨安,南宋恭帝被擄北去。帝正及帝昺為逃避元兵,與朝臣相率南下,曾一度進駐當時的「官富場」,即今日九龍城以南一帶,建立行宮。後來元兵繼續南下,帝正及帝昺輾轉南渡,帝正於碙州病逝,而帝昺則為陸秀夫背負跳海殉國。當地的居民為了紀念他們,於是在九龍城以南一個稱為「聖山」的地方,於巨石上刻上「宋王臺」以作紀念。該石於嘉慶十二年 (1807年) 曾予重修。
鴉片戰爭以後,英國佔領了香港島。自「北京條約」 (1860年) 簽訂後,英國佔據了九龍,銳意開發此區;商人亦在聖山採石,作建築材料之用。有見及此,1899年,律師何啟請求立例禁止,於是政府通過了「保存宋王臺條例」。1915年,政府擬拍賣該地,惟在數位太平紳士的反對下,刻有「宋王臺」的巨石方得以保存。
1941年,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佔領了香港,因著軍事上的需要,擴建啟德機場。於1943年把「聖山」炸毀,刻有「宋王臺」的巨石則僥倖能夠保存。1945年,香港重光,政府依趙氏族人之請,在「聖山」原址附近,建「宋王臺公園」以資紀念。後來啟德機場擴建,「宋王臺公園」乃於1960年遷到現址。
聖三一堂
1890年,一位聖士提反堂的退休教友顧啟德先生和他的夫人在九龍城開設家庭聚會所,從事福音工作。他們在西方差會傳教士范女士及聖士提反堂鄺日修牧師的協助下,教友漸多,地方漸不敷應用。於是向政府申請得宋王台山下的一塊地建堂。新堂於1901年建成,可容百餘人。當時堂務由顧先生主理。
1903年,鄺牧師退休。於是乃請他至聖三一堂主理堂務,並出任該堂首任牧師。數月後,政府因著興建公園而收回聖三一堂的地段,以二千元補償建築費及山上維多利亞女校側的地段作交換。而在新堂興建期間,教友只好借用維多利亞女校舉行聚會。
1905年,新堂建成,可容納教友三百餘人。新堂在鄺牧師的領導下迅速發展,其間曾租用九龍城內的廟宇及衙署,改作「天國救道所」和「天國學校」;在天國救道所附近又設免費藥局。1906年,更創立廣蔭老人院。1936年,政府計劃將聖三一堂及維多利亞女校所在的山丘削平,以配合該區的發展,於是撥出聖三一堂現在的堂址及補償遷拆費一萬二千七百元作為交換。新堂的建設工程於同年6月動工;同時舊堂被教友遷到天國救道堂聚會。1937年,富中國特色的新堂落成。
1941年,香港淪陷。聖三一堂被日軍佔用,堂務停頓,教友四散。堂中雜草叢生,門窗遭受破壞,惟幸尚能保存。戰後,該堂曾一度用作監禁日軍的拘留所。後來始逐漸恢復聚會。
1948年牧區議會通過籌辦聖三一堂小學及幼稚園,並向政府申請撥地。而在教區及教友的支持下,1955年,聖三一堂小學及幼稚園落成。1968年,區會更通過成立聖三一堂英文中學。1978年,中學借用小學課室正式開課。至1980年,聖三一堂英文中學落成。1981年,區會又通過在該堂的籃球場側,籌建一座新廈,以供幼稚院、辦公室、福利中心及牧宅之用。1983年,工程完成。由於匯豐銀行白普理基金曾捐助四百萬元,故新廈定名為聖三一白普理中心。1986年,鑑於該堂的副堂已非常殘舊,區會更通過重建副堂及擴建為百週年大樓,以慶賀該堂一百週年紀念。
另外,相傳在聖三一堂的原址上,有一稱為「晉國公主墓」的宋代古蹟。宋末二帝南逃期間,帝正母楊太后以愛女晉國公主同行溺斃,於是為其鑄造金身埋葬,故又稱「金夫人墓」,位置大約在今日之聖三一堂,但是由於聖三一堂的建立,於是古蹟被湮滅了。
馬頭圍上帝古廟遺址 (露明道公園)
今日的馬頭圍舊稱古瑾村,又稱古瑾圍。今稱馬頭圍實因昔日在古瑾村不遠處的小山上,有一突出的大石,狀如馬頭,被稱為馬頭角。山角下之古瑾圍後來遂被稱為馬頭圍。
南宋末年,二帝在南下時,便曾於古瑾圍建立行宮,逗留有半年的時間。後來帝正離開「官富場」,由於宗室未能倉卒隨行,於是在馬頭角一帶建立古瑾村。由於該村有矮石牆環繞,故稱古瑾圍。圍內舊有可砌小廟,供奉狀如帝皇與皇后的神像,據說是趙氏之祖。歷元、明二代而傾頹。
1962年,政府為了紀念此村,遂於該村的遺址上建一公園。公園落成之日更邀請史學家饒宗頤教授撰文紀念此村。現在公園內遺下刻有「上帝古廟」的石門。
樂善堂
樂善堂的前身乃是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 ,湯叔明善長與附近的鄉村父老組織 (九龍附城四約、蠔涌六約、沙田九約及荃灣四約) 的民間慈善團體。當時九龍城有一個墟市,其間置有「公坪處」坪量貨物,然後進行交易;而每次坪量,則需繳費若干,其所得之款項,則全數用作贈醫、施藥及助殮之用。
迨至光緒元年 (1880年),地方熱心人士鑑於該堂日久失修,乃於九龍城打鐵街 (即今日的樂善道) 32號原址,重建祠堂形式的樂善堂。自此以後,該堂除了繼承集議鄉事的傳統外,更以教育、贈醫及助殮等善舉為務,助人無數,堂務蒸蒸日上。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戰亂的緣故,於九龍城打鐵街的會址被毀,堂務頓受挫折。戰後,百廢待舉,在各方人士的努力及協助下,乃在龍崗道重建堂址,現時所見的樂善堂堂址便是在1958年建成,雖只約四十年的歷史,但其對香港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卻可上溯到香港開埠的初年。
九龍寨城公園
鴉片戰爭 (1839-42) 以前,九龍寨城只為駐有數十個士兵的一個兵營而已,該地的軍事地地位並不重要。然自鴉片戰爭以後,香港島被割讓予英國,為了防禦英軍的來犯,乃於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於九龍寨城築建城牆,並派駐兵員防守。
隨著「北京條約」(1860年) 的簽訂,九龍界限街以南的地方再被割讓予英國;而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中英簽訂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更將界限街以北至深圳的土地及其他離島租借給英國99年,惟「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故九龍寨城仍屬清廷的管治範圍。
迨至1899年,由於英軍在接收新界元朗、錦田等地時遇到反抗,認為清廷協助不力,於是根據有關九龍寨城主權問題之附帶說明,於同年5月26日將寨城內的中國官員驅逐出境,城寨於此正式納入港府的統治範圍。但中國經歷滿清、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時期仍然堅稱擁有城寨的管治權。
自清朝官員撤出城寨以後,城內人口大為減少。香港政府向城寨居民徵收土地稅。而基督教團體遂陸續進入城寨租用屋宇,開展傳教及慈善的事業,以五年租約交由他們發展。
自此以後,港府以寨城地方不潔,有礙衛生,乃多次通令城內居民搬遷,惟在居民的反對下作罷。二次大戰期間,香港淪陷。日軍為了取石砌建機場大渠,遂把寨城的城牆拆去。直至1987年,港府宣佈將寨城清拆,並計劃將該地闢為公園。
現時的九龍寨城公園便是在1995年底正式開放。公園以清初江南園林作為模式,以衙門為中心,內分八個景區,各區均有特色。而園內的亭榭及小徑均以寨城歷史建築及街道為名。九龍寨城公園為香港現時獨一無二富有中國園林特色的公園。